2025-05-20 19:30:00

北京现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

1.png

北京现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

2025年5月20日/周二 19:30

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


哈尔滨交响乐团

指挥:吴怀世

打击乐:余乐

 

曲目

 

周湘林               《申城之巅》(2019)                  12’

 

马蒂亚斯·平彻           《致奥西里斯》(2005)                   8’

 

周龙            乐队协奏曲《山海经》第一乐章,北山经(2019)            10’

 

叶小纲              马林巴协奏曲《湾区鹤鸣》(2024)               12’

 


——————中场休息——————

 


大卫·瑟金·路德维希         《罗格河奔流》 (2024)                   9’

 

陈怡                管弦乐曲《儿童组曲》(2024)             10’

I.对歌

II.北调

III.南舞

 

郭文景            芭蕾舞剧《敦煌》选曲三首Op.60(2017)               15’  

I.美音鸟

II.飞天群舞

III.胡旋舞



乐团介绍 / Introduction


 

2.png

哈尔滨交响乐团

 

1908年4月,俄国外阿穆尔铁道兵旅团管弦乐团在哈尔滨演奏了《1812序曲》,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交响乐音乐会的序幕。这支乐团后被改编为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中东铁路俱乐部交响乐团,也是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前身,被后人称为“老哈响”。随着1976年中国交响音乐的崛起,近50年来,“哈响”作为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先后与德国柏林交响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等多支知名交响乐团联袂演出,李德伦、黄飞立、郑小瑛、汤沐海、李心草、祖宾·梅塔、捷杰耶夫等诸多指挥家执棒“哈响”。

2017年,“哈响”着眼于打造“国内一流,亚洲上游,国际知名”的优秀职业乐团,开启了厅团合一的运营模式。面向全球招聘演奏员,吸引了诸多国内外优秀的演奏家。

作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访瑞士、俄罗斯、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得到国外观众的普遍赞誉。近年来,“哈响”出色完成了历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全国声乐展演、全国交响乐展演等重大演出活动,并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演出。为交响乐艺术的推广发展,提升“音乐之城”的知名度而持续努力。



演员介绍


3.png

指挥:吴怀世

 

吴怀世出生于香港,被《Tatler Asia》誉为“世界上最受赞誉的青年指挥之一”,少年时期起在欧洲接受音乐教育。他在伦敦爱乐、荷兰广播爱乐、首尔爱乐等国际乐团担任指挥,并在马勒、索尔蒂爵士与斯维特拉诺夫等指挥大赛中屡获奖项。

吴怀世与众多知名乐团合作,包括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图卢兹国立管弦乐团、洛桑室内乐团、卡塔尔爱乐、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札幌交响乐团等。他亦与穆洛娃、柳爱莎、曹秀美、维京古尔·奥拉夫松、刘晓禹和任奫燦等知名艺术家合作演出。在香港,他是香港管弦乐团的常客,曾指挥大型户外音乐会“港乐・星夜・交响曲”,并多次代替音乐总监梵志登登台,广受赞誉。

吴怀世不仅精通西方古典作品,也致力向世界推广亚洲作曲家如叶小纲、陈银淑与细川俊夫的音乐。他多次参与北京现代音乐节演出,并于2025年创立“亚洲现代交响乐团”,汇聚亚洲优秀乐手,推动亚洲当代音乐的发展,首演巡演将在中韩两地举行。

 

 

4.png

打击乐:余乐

 

余乐现任⾹港中⽂⼤学(深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弦系代理主任、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乐团办公室副主任、打击乐部⻔总监,学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引进⼈才,同时他是英国北⽅皇家⾳乐学院终身教授,⻄安⾳乐学院客座教授,沈阳⾳乐学院客座教授,武汉⾳乐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教科⽂组织授予“中国⻘年公益艺术家”。在2020年余乐成为了⾸批被英国北⽅皇家⾳乐学院授予副院⼠(Associated Member)荣誉的⾳乐家。

他是第⼀位以打击乐演奏家身份获得英国皇家联盟⾳乐⼤奖赛冠军的亚裔音乐家,受邀在伦敦南岸中⼼伊丽莎⽩⼥王⾳乐厅为英国皇室表演。他还在众多国际⽐赛中获得⼤奖,如第七届意⼤利国际打击乐⽐赛冠军,雅⻢哈欧洲⾳乐⼤奖赛冠军,中国全国⻘少年打击乐⽐赛重奏⾦奖,世界铜管乐团⼤赛打击乐⾦奖, 英国北⽅皇家⾳乐学院打击乐⽐赛第一名。

余乐从2012年开始与世界众多交响乐团开始合作协奏曲,作为独家家合作包括瑞⼠琉森交响乐团,墨⻄哥国家交响乐团,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墨⻄哥节⽇乐团,曼彻斯特⼩交响乐团,BBC爱乐乐团,布⾥奇霍斯铜管乐团,世界打击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安交响乐团,沈阳交响乐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乐团。

   


作曲家介绍

按节目顺序排列

 

5.png

周湘林


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创委会主任、作曲指挥系主任,兼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及音乐创作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作曲分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委会副会长。

曾荣获包括“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管弦乐作品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大型作品三等奖;“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优秀作品奖等数个奖项。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传承工程、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等,并在海内外各种媒体上被广泛传播和推介。

 


6.png

马蒂亚斯·平彻


马蒂亚斯·平彻自2024-2025乐季起正式出任堪萨斯城交响乐团(KCS)音乐总监。履新之际,他率团展开欧洲巡演并大获成功,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及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献上精彩演出。 

平彻连续第五年担任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创意合作伙伴并以客座指挥身份重返纽约爱乐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圣地亚哥交响乐团、洛杉矶室内乐团、荷兰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科隆居尔泽尼希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BBC苏格兰交响乐团、巴塞罗那交响乐团、西班牙国家管弦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布列兹合奏团。

平彻作品由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顶级乐团演绎。他于2014年起任教于茱莉亚音乐学院作曲系。 独家乐谱由Bärenreiter出版社发行,作品录音见于Kairos,EMI,Teldec,Wergo及Winter & Winter等厂牌。 



 7.png

周龙

 

周龙凭借他第一部歌剧《白蛇传》,成为首位获得普利策音乐奖的美籍华人作曲家。 周龙1953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作曲家。1985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攻读,1993年获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音乐学院邦菲尔斯杰出作曲教授。他获得的奖项还包括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成就奖,纽约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颁发的斯托格国际大奖,美国巴罗基金会国际作曲比赛首奖,美国国会图书馆库茨维斯基音乐基金会及哈佛大学弗朗姆音乐基金会作曲委约奖,美国古根汉基金会作曲研究奖金,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和纽约州艺术基金会作曲家委约奖。周龙的作品由世界众多著名音乐团体委约演出并录制唱片。其乐谱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普雷瑟-卡尔·菲舍尔及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8.png

叶小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教育家。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名誉教授、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国际作曲主席,北京现代音乐节、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艺术总监,以及哈尔滨音乐比赛艺委会主任。他是中宣部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叶小纲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



 9.png

大卫·瑟金·路德维希


美国作曲家大卫·瑟金·路德维希的最初记忆是与姐姐一起演唱披头士乐队的歌曲,第二个记忆则是在卡内基音乐厅聆听祖父的演出——这些童年经历预示了他多元化的艺术生涯,日后与众多顶尖音乐家、电影人和作家展开合作。2013年,他的合唱作品《新巨人》为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就职典礼的私人祷告仪式揭幕。次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音乐频道将他评为全球"40岁以下百大作曲家"之一。目前他在美国和海外近二十个交响乐团及音乐节担任驻团职位。

路德维希的作品由许多当代杰出艺术家和乐团委约创作并进行演出,包括费城交响乐团、匹兹堡交响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德累斯顿音乐节,以及钢琴家乔纳森·比斯、杰里米·丹克,小提琴家珍妮弗·柯、杰米·拉雷多,单簧管演奏家大卫·席夫林、八黑鸟乐团、多佛四重奏、博罗梅奥四重奏、伊玛尼木管五重奏、棱镜萨克斯四重奏等。

2023年获美国艺术文学院年度音乐大奖;2022年获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斯托格奖(室内乐领域重要奖项);2018年获皮尤艺术与遗产中心杰出奖学金以及"First Music Award"大奖。此外,他还两度获得独立基金会奖学金、西奥多·普莱瑟基金会职业发展奖,以及新音乐美国、美国作曲家论坛、美国音乐中心、底特律室内管乐团和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等机构颁发的奖项。

 


10.png          

陈怡


作曲家陈怡博士1953年出生于广州,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分别于1983年获学士学位和1986年获硕士学位,作曲师从吴祖强教授)及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师从周文中及达维多夫斯基教授)。她是首位于2005年和2019年入选美国文理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终身院士并于2024年入选国际现代音乐协会荣誉会员的华裔作曲家。陈怡将东西方文化融汇贯通、创作了160多部为中、西乐器或人声表演而作的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其中有60多部独奏和重奏作品、30多部合唱作品以及 50 多部大型编制的作品(包括管弦乐、管乐团、协奏曲及混合声乐与器乐的不同形式)在全球各地由著名音乐家及乐团上演、广播及录制于150多盘光碟作公开发行并广受听众的喜爱,几十年来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以现代风格出色地弘扬了中华文化并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为表彰其在音乐创作上的贡献,美国艺术与文学院于2001年给陈怡颁发了艾夫斯作曲家大奖。

 


11.png

郭文景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创作过五部歌剧,两部芭蕾舞剧,三部京剧配乐,十部协奏曲,五部交响曲,三部合唱交响曲,三首交响音诗,两首交响序曲,三首组曲,四部大型民族器乐曲,三部弦乐四重奏和二十余部室内乐重奏、独奏及无伴奏合唱曲等;    

郭文景还为张艺谋《千里走单骑》、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等4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写过音乐。

 



作品简介 

 

周湘林 《申城之巅》(2019) 

       该曲力图通过对直冲云霄的“城市天际线”的描绘,展现出申城开放、创新、包容的都市品格,渲染出这座城市敞开胸怀、拥抱未来的光芒璀璨。

 

马蒂亚斯·平彻 《致奥西里斯》(2005)

       奥西里斯,这位丰饶之神作为天空女神努特与大地之神盖布之子,其死亡宿命成为我的研究核心。遭兄弟弑杀后,奥西里斯永驻冥界执掌死后审判。在埃及神话中,每个人的死亡都与奥西里斯的命运紧密交织。尤其令我动容的是伊西斯的形象——这位兼具妻子与妹妹双重身份的女神,在丈夫被暴怒的战争之神赛特肢解后,以爱之力寻回尸块重组身躯,又展翅为重生之躯注入生命气息。此前她曾沿尼罗河岸不休不止地绝望搜寻。这启示我构建起"完整→碎裂→重组→蜕变"的形式结构,恰似真实的音乐生长过程。《致奥西里斯》于2006年3月由西蒙·拉特尔爵士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完成世界首演。

 

周龙  乐队协奏曲《山海经》第一乐章,北山经(2019)

       乐队协奏曲《山海经》由上海交响乐团委约,于2019年6月22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世界首演。《山海经》如同史册天书,囊括了描绘千山万水、地理人文等诸多的神话故事。此曲没有以古神故事为轴心,而是基于《五藏山经》的地域分布,以五个乐章分别描绘北、西、东、南、中“山脉系”的特性及地域性的风土人情。第一乐章,北山经。乐章中采用了蒙族与藏族等民间音乐元素,讴歌辽阔山川平原及不同族裔的民俗风情与英雄气概。

 

叶小纲  马林巴协奏曲《湾区鹤鸣》(2024) 

      《湾区鹤鸣》是2024年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委约作品,首演于2024年9月。该作品显示了作曲家对于马林巴这一乐器的偏好,作曲家再所有交响作品的配器中他几乎都用了这一乐器。在《湾区鹤鸣》中,作曲家把中国岭南地区特有的旋律加以个人化,让作品呈现出了一种激越澎湃和俏皮的精神。鹤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非常吉祥的动物,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喜欢对鹤进行多样化的描绘,尤其是美术作品。《湾区鹤鸣》应该是中国音乐史中首次以音乐来描述优雅鹤群在中国南方广褒的海畔翩翩起舞的美丽情景。

 

大卫·瑟金·路德维希 《罗格河奔流》(2024)

      《罗格河奔流》是我对这条流经太平洋西北地区罗格谷地的雄伟河流的礼赞。乐曲以水花飞溅的声音开篇,打击乐手分列舞台两侧,仿佛我们这些听者正乘着木筏、独木舟或皮划艇聆听河口之声。我设想自己被激流裹挟,穿过平静的溪流,进入月光下微波荡漾的水域,最终沉浸在其自然之美的壮丽与磅礴力量之中。

       标题暗指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这部现代史诗曾启发过许多前辈作曲家。小说开篇写道:“河水奔流,流过夏娃与亚当的教堂,从海湾的凹处流向河湾的凸岸。”这条流经伊甸园的亘古长河,唤起了我造访此地时感受到的人与自然永恒联结。乔伊斯小说中末句与首句相接的结构形式,也体现在本曲的循环结构中——曲终即是开端,开端亦是终结(仿佛可以在末小节结束后立即重新开始……)这条河流象征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陈怡  管弦乐曲《儿童组曲》(2024)

       我的管弦乐曲《⼉童组曲》于2024年由美国茱莉亚学院附中和Interlochen艺术中⼼联合委约,并由茱莉亚附中管弦乐团与Interlochen艺术⾼中管弦乐团于2025春作世界⾸演。全曲分三个乐章:1.对歌;2.北调;3.南舞。第⼀乐章《对歌》取材于云南⼉童对歌《猜调》。第⼆乐章《北调》取材于北⽅说唱⾳乐及其板式变化形式。第三乐章《南舞》受启发于海南⺠族舞《⽵竿舞》的动态与形象。

 

郭文景  芭蕾舞剧《敦煌》选曲三首Op.60(2017)             

I.美音鸟(迦陵频伽)在第148、172、237窟,传说是一种栖息在雪山或极乐净土的鸟,是佛教经典中经常提到、佛教艺术中经常表现的一种半人半鸟的形象。据说迦陵频伽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和佛的声音一样。这段音乐是为芭蕾舞剧的各类舞蹈中的炫技舞而作。

II.飞天群舞:飞天是莫高窟的洞窟中出现最多的形象,这段音乐描写了各种不同形象的飞天从壁画中出来翩翩起舞,最后又回到壁画中的情景。

III.胡旋舞:很多壁画都有对这种舞蹈的描绘,其中最有名的在220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