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20:00:00

《野火》

交响乐作品音乐会

2018年5月25日/周五 20:00

中山音乐堂

 

杭州爱乐乐团

杨洋 洪音 指挥

韩熙载夜宴图清吹组合

黎雨荷 小提琴

唐俊乔  竹笛

 

1.汉斯·维尔纳·亨策(德国)

《三首间奏曲》(选自歌剧《孤寂的林荫道》)(1952)

第7号

第11号

第22号 活泼地


2. 叶国辉 (中国)

《唐朝传来的音乐》为三支筚篥、二支竹笛与交响乐队而作(2013) 


3.韩舒俊 (韩国) 

《扩展》为交响乐队而作 (2011/2013)


--------中场休息-----


4. 阿佳塔·祖贝儿(波兰)

《小提琴协奏曲》为小提琴与室内乐团而作(2014) 


5. 萨德·哈达德(美国)

《合奏》为交响乐队而作(2016)


6. 郭文景 (中国)

第二竹笛协奏曲《野火》(2010)

1)激烈的快板

2)慢板-中板-慢板

3)急板



HPO1.jpg

杭州爱乐乐团


成立于2009年4月20日的杭州爱乐乐团,是中国最具活力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自7月20日首演以来,乐团勇于挑战各种艺术形式,在交响乐、歌剧、芭蕾舞剧、室内乐、影视配乐、唱片录制等中均有所建树,获得业界高度评价,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著名指挥家余隆这样评价乐团:“杭州爱乐将会是杭州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舞台,也将是世界优秀文化在杭州的第一展台。”2016年,权威《美国音乐年鉴》对乐团做出如此评价:“七年前创建的杭州爱乐如今已跻身于中国一流的乐团之列”。

杭州爱乐乐团现任团长邓京山,杨洋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2015年4月,特聘指挥家、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正式担任艺委会主任一职。曾受聘于乐团的驻团艺术家有,小提琴演奏家宁峰、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圆号演奏家韩小明、钢琴演奏家白建宇、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小提琴演奏家杨天娲,现任驻团艺术家为大提琴演奏家王健。

乐团成立以来,先后与指挥家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帕沃·雅尔维、郑明勋、克劳斯·彼得·弗洛、根特·赫比希、奥科·卡姆、杰苏·洛佩兹-科伯兹、祖宾·梅塔、克里什托夫·潘德列茨基、格纳迪·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陈燮阳、李心草、林望杰、吕绍嘉、水蓝、谭盾、俞峰、余隆、张国勇、张艺、张弦、庄东杰,钢琴演奏家巴里·道格拉斯、让-伊夫·蒂博戴、安德烈·加夫里洛夫、加里·格拉夫曼、白建宇、乔恩·木村峻·帕克、塔玛斯·瓦萨里、陈萨、郎朗、张昊辰,小提琴演奏家莎拉·张、宓多里、五岛龙、丹尼尔·霍普、吉东·克莱默、什洛莫·敏茨、约瑟夫·希尔维斯坦、劳拉·圣约翰、马克西姆·文格洛夫、雷诺德·卡普松、樫本大进、林昭亮、吕思清、宁峰、徐惟聆,大提琴演奏家戈蒂耶·卡普松、阿尔本·格哈特、娜塔莉亚·古特曼、林恩·哈勒尔、秦立巍、王健,长笛演奏家麦克·马丁·考弗勒、马西莫·梅塞里,单簧管演奏家温泽尔·福克斯、曼弗雷德·普雷斯,双簧管演奏家乔纳森·凯利、王亮,巴松演奏家斯蒂芬·施韦格特,圆号演奏家斯蒂芬·多尔、拉多万·弗拉特科维奇,小号演奏家贾柏·塔克伊夫、塔玛斯·瓦伦斯基,长号演奏家克里斯哈德·古瑟陵,古典吉它演奏家杨雪菲,民乐演奏家闵慧芬、宋飞、唐俊乔、章红艳以及歌唱家曹秀美、托马斯·汉普森、和慧、黄英、孙秀苇、张立萍、戴玉强、莫华伦、魏松、张建一、廖昌永、沈洋、袁晨野等国内外知名音乐家合作演出。

2010年,乐团在北京大学成功上演交响乐组曲《中国大运河》,并参加“第二届交响乐之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拉赫玛尼诺夫的《e小调第二交响曲》;在上海世博会中,与上海芭蕾舞团合作演出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2012年3月,乐团首推音乐会版意大利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并且网络同步全球直播。2013年5月,联合意大利佛罗伦萨五月歌剧院与杭州大剧院合作推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由著名指挥家余隆执棒。同年6月,参加上海夏季音乐节,上演威尔第经典歌剧《茶花女》和布里顿儿童歌剧《诺亚的洪水》,反响极大。2013年10月,乐团进京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本杰明·布里顿歌剧《彼得·格莱姆斯》,亦为此剧中国首演。同年12月,与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合作,演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为纪念马勒逝世100周年和威尔第诞辰200周年,乐团在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堂崇一堂分别演出了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和威尔第的《安魂曲》。2014年10月,受邀赴武汉参加“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献演音乐会版歌剧《茶花女》。2015年5月,受邀赴沪参加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上海音乐厅举办“长江三角洲新人新作展演”,献演了乐团委约作品——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七阙西湖》。此外,乐团曾担任第三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大提琴)、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长笛)、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以及2011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的指定协奏乐团,广获赞誉。2015年12月31日,乐团参演中央电视台“乐进新年2016跨年之夜”音乐会,成为国内第一支受邀的交响乐团。2017年11月,乐团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四季剧场》之秋季音乐会的录制。秋季音乐会连续三天在杭州大剧院下沉式露天剧场进行录制,共有400人参与。节目经央视音乐频道在全国播出,好评如潮,提升了杭州爱乐的影响力,也提升了杭州东方文化之城的国际化程度。

2016年9月,杭州爱乐乐团圆满完成G20峰会文艺晚会—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演出。此次演出给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G20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2017年9月,杭州爱乐乐团担纲献演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专场音乐会,获得中国与中东欧16国领导和嘉宾的盛赞。

2017年6月-7月,历时21天的2017杭州国际音乐节隆重举行,包括音乐节驻节演出、大师班教学培训、音乐讲堂、“乐进基层”系列演出活动、中国交响乐峰会、克莱夫•巴达摄影回顾展六大版块。杭州爱乐乐团作为承办单位全程组织、策划并顺利完成音乐节的活动,受到参演团队奥地利维也纳爱乐铜管重奏团、德国慕尼黑爱乐室内乐团、爵士小号温顿·马萨利斯和美国林肯中心爵士乐团、中央歌剧院等国内外艺术家的一致好评。

乐团于首个演出季便出访中国台湾高雄和新竹。2011年7月下旬,受德国梅克伦堡音乐节、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音乐节、意大利艾米莉亚·罗马涅音乐节、意大利拉维罗音乐节等多个音乐节的邀请,远赴欧洲巡演。2012年7月,受浙江省文化厅委派,赴德国参加“中德文化交流年”石荷州音乐节演出。2013年7月,出访莫斯科、圣彼得堡及爱沙尼亚塔林演出,获俄罗斯及爱沙尼亚主流音乐媒体佳评。2014年8月,受意大利陶尔米纳音乐节邀请,首次联合国外音乐节演出经典歌剧《丑角》与《乡村骑士》。2016年11月,赴捷克、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五个音乐厅演出。

乐团也致力于推广当代音乐,尤其是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开季之初,便首演杭州籍旅美作曲家周天创作的《中国大运河》。2012年委约作曲家谭盾创作《西湖水摇滚》,在同年西湖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中首演,演出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2012年,委约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七阙西湖》在杭州大剧院世界首演。2013年,委约旅美作曲家温涛创作《富春山居图》,并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首演。2014年,乐团委约作曲家郭文景创作《满江红》,作品于2015年10月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全球首演。2016年,委约作曲家周天创作大提琴协奏曲《水袖》。

乐团与德国柏林爱乐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送八名业务骨干赴柏林爱乐乐团交流,意在培养人才和提高乐队的专业素质。2015年5月,乐团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签订合作意向书,首次在教学实践领域合作,成为“上海音乐学院专业学位实践基地”。2016年12月,乐团受国家商务部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集团的委托,承接为期3个月的援助老挝国家交响乐团培训任务。

2014年10月,乐团携手小提琴演奏家宁峰录制乐团首张唱片,由环球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与荷兰Channel Classics Records唱片公司联合录制并于2015年12月在全球范围内发行。

秉承文化交流优良传统,乐团深深植根杭州,以市民为优先服务对象,低票价和象征性收费的节目册,以及诸多亲民的教育普及和走进校园项目,都是乐团立足之本。凭借杭州大剧院为主场并实行驻厅,乐团每个演出季在主场推出近50场预售票音乐会。这些演出已成为杭城市民享受严肃艺术陶冶情操的惠众之选。

杭州爱乐乐团以国际通行的演出季谋求艺术发展并获得傲人成绩。经过爱乐人的共同努力,乐团以“杭州速度”、“杭爱模式”,突出乐团的职业化建设,成为杭州文化名城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正朝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方向大步迈进。


作曲家简介(按曲目顺序排序)



叶国辉.jpg

叶国辉


198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公派赴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深造,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

作为中国当代最活跃的著名作曲家之一,叶国辉的作品在国内外频繁上演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赞誉。从《京剧印象》到《日落阳关》、从《望大陆》到《曲水流觞》,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因子贯穿于其创作始终,并成为他个体创作的显著特征。小提琴与乐队《又听江南》,将评弹的音乐元素揉进交响乐之中,《唐朝传来的音乐》的创作源于他对唐朝古谱积累了30年的兴趣,该作品先后被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法国尼斯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和捷克国家交响乐团演出,是中国故事在全球跨文化语境下多元诠释和传播的经典范例。2007年,他创作的《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在德国柏林获“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唯一大奖——“欧洲作曲奖”,次年,作为该奖项的得主,他受音乐节特别委约创作了2008年德国“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号角曲《回声》,来自世界各地的所有参演乐团演奏了这首被欧洲媒体盛赞的“来自中国的号角”。

叶国辉的主要作品还有《森林的祈祷》、《致莫扎特》、《徒歌》、《暮江吟》和《梅兰芳序曲》等。他曾获多项国内外作曲比赛奖项,获得的其他荣誉还有:中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宝钢教育奖”,“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合作),法国尼斯“城市荣誉奖章”,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



HyunsukJun_photos.jpg

韩舒俊


出生于韩国首尔,就读于秋溪艺术大学、韩国艺术综合大学、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他的作品曾在美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奥地利、波兰、日本等国演出。 2012年,他在施泰尔马克州600周年纪念日被授予格拉茨市音乐促进奖。他曾获得ITALY 150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波兰席曼诺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二等奖,同时也是FRANCO EVANGELISTI 2013国际作曲比赛的获奖者。他的作品“水滴的阴影”由黎柯笛公司出版,另一部作品“克洛诺斯花园”由Suvini Zerboni出版。他最近的新作是为管弦乐队而作的“扩展”,由波兰克拉科夫交响乐团演奏。



AgataZubel-ŁukaszRajchert3.jpg

阿佳塔·祖贝儿


阿加塔·祖贝尔,作曲家、歌唱家,以其独特的音域和挑战陈规的歌唱技巧而闻名。祖贝尔在全世界举办过多场音乐会并首演过许多作品。她以歌手和作曲家的身份获得了多个比赛的大奖。她自己作曲的CD节目《Cascando》是第6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作曲家讲坛(2013年)的入选作品(最高奖),还获得了“弗里德里克”奖以及“波兰文化功勋奖章”。阿加塔曾与音乐工厂、伦敦交响乐团、八只黑鸟合奏团、西雅图室内演奏家乐团和旧金山当代音乐表演家等几十家音乐节和世界领先的乐团合作过。

她的音乐作品包括她自己的作品集《不是我》(KAIROS唱片公司)、《Cascando》(CD Accord唱片公司)、她对柯普兰、伯格和西曼斯基(诗歌)、El-Derwid作品的歌唱演绎以及份别和WitoldLutosławski和AndréTchaikowsky合作的联篇组曲《太阳上的斑点》和《梦幻湖》(CD Accord唱片公司)。

她曾受到洛杉矶爱乐乐团、西雅图交响乐团、汉诺威现代音乐协会、西德广播电视台、柏林超声波音乐节、波恩德国之声和华沙国家歌剧院等乐团委约创作作品。



IMG_0343.jpg

萨德·哈达德


生于1992年是管弦乐、室内乐、声乐和电声音乐的作曲家,他实现了“非凡的风格融合”(纽约时报),尤其是其作品探索西方艺术音乐和中东音乐传统中固有的不同特质。他的音乐通过将传统阿拉伯乐器的演奏技巧转移到西方的交响乐器来深入探讨这种关系,同时通过音乐技术的进步来扩展它们的表现能力。

2017-18演出季的亮点包括哈达德的第一个主要弦乐四重奏作品(吕底亚弦乐四重奏委约),由哥伦布和普林斯顿交响乐团共同委约的 “Risala”首演,以及明尼苏达管弦乐团演奏的“合奏”等。

最近获得的荣誉包括美国文学和艺术学会Charles Ives奖学金、巴罗音乐基金会作曲委约奖、S&R基金会华盛顿大奖以及美国作曲家论坛新音乐杰罗姆基金。

出生于格鲁吉亚并在加利福尼亚长大,哈达德拥有茱莉亚音乐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作曲学位,他的主要教师包括约翰·科里利亚诺(John Corigliano)、马里木村(Mari Kimura)、布鲁斯·布劳顿(Bruce Broughton)、弗兰克·蒂切利(Frank Ticheli)、斯蒂芬·哈特克(Stephen Hartke)、唐纳德·克罗基特(Donald Crockett)。他的音乐由Dib Press独家出版。


3447.jpg

郭文景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

 

郭文景创作过六部歌剧,两部芭蕾舞剧,三部戏剧配乐,八部协奏曲,六部交响曲,三首交响音诗,两首交响序曲,两部乐队组曲,一首交响声乐套曲,四部大型民族器乐曲,三部弦乐四重奏和二十余部室内乐重奏以及若干独奏曲和无伴奏合唱曲等。

 

作为教师,郭文景获得过中国教育最高奖——“教育成果一等奖”;

作为作曲家,郭文景获得过中国文艺最高奖——“中华艺文奖”;

郭文景得专辑《野火》获得了国家最高出版奖——“中国出版政府奖”。

 

郭文景先后为张艺谋、姜文的电影以及其它4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写过音乐。2008年,他应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活字印刷》的表演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音乐。他的交响音诗《莲花》,是北京市给伦敦2012奥运会的礼物,由北京交响乐团在伦敦首演并获赞誉。

 

郭文景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牡丹亭》曾在爱丁堡和林肯中心演出并进行美国巡演和欧洲巡演。

 

郭文景为中国国家大剧院创作的歌剧《骆驼祥子》2015年在歌剧的故乡意大利巡演获得成功,成为第一部在欧洲巡回演出的中文歌剧。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也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剧播出了一部非欧洲语的歌剧。



指挥简介:


Yang Yang2.jpg

杨洋


杨洋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师从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后随徐新、吴玲芬教授学习指挥,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教授。

2006年11月,在希腊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中,杨洋以出色的表现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杨洋与国内所有主流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包括德国德意志交响乐团、科隆爱乐乐团、斯图加特爱乐乐团、莱茵国立爱乐乐团、新布兰登堡爱乐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都灵皇家歌剧院、罗马交响乐团;法国嘎纳交响乐团、波尔多交响乐团;西班牙瓦伦西亚交响乐团;希腊交响乐团、雅典室内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在内的国外众多乐团也成功的留下了他的足迹。中国顶级音乐家以及世界著名大提琴家林·哈雷尔、阿尔本·格哈德、王健、娜塔莉娅·古特曼;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吉东·克雷默、宓多里、莎拉·张、奥古斯汀·杜梅、雷纳德·卡皮松、林昭亮;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郎朗、巴瑞·道格拉斯、伊夫·蒂博戴、白建宇、木村峻·帕克;女高音曹秀美;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迈耶、温泽尔·福克斯;圆号演奏家拉多万·弗拉特科维奇、斯蒂凡·多尔等都与他有过精诚的合作。

由于指挥大师余隆的慧眼独具,杨洋于1998年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成功的开始了他的职业指挥生涯,并连续八届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执棒歌剧与音乐会。2000年-2016年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指挥、常任指挥。2006年赴韩国参加由指挥大师郑明勋主持的大师班。2009年,他参与并主持组建了杭州爱乐乐团。

从2009至今,杨洋已率领杭州爱乐乐团出色的完成了八个音乐季,并成功的在德国麦克伦伯格音乐节、石荷州音乐节、意大利拉维罗音乐节、艾美利亚音乐节、陶尔米纳音乐节、斯洛伐克卢布尔雅那音乐节等欧洲著名音乐节登台亮相,并远赴俄罗斯及爱沙尼亚巡演,赢得了欧洲观众的喝彩及国内外业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

作为曲目广泛的交响乐指挥,杨洋无疑是当代中国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近年来他也频频涉猎歌剧领域,普契尼《图兰朵》、《蝴蝶夫人》、《艺术家生涯》;威尔第《茶花女》、《弄臣》;马斯卡尼《乡村骑士》;列昂卡瓦洛《丑角》;比才《卡门》;莫扎特《魔笛》、郭文景《夜宴》、《狂人日记》等中外歌剧的成功演绎更彰显出他在歌剧方面的过人才华。

杨洋现任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微信图片_20180509145419.jpg

洪音


    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随天津音乐学院高燕生先生学习钢琴演奏及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高中就读于天津市重点天津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文化课及专业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交响乐队指挥专业,师从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杨洋。2013年,洪音以突出的专业成绩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随即与杭州爱乐乐团正式签约,并任职杭州爱乐乐团助理指挥。

    作为中国的青年指挥家,洪音参与了国内地方交响乐团及学生乐团大量的排练演出工作,同时在近年内多次带领杭州爱乐乐团进行了近百场普及音乐会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及乐团音乐季的演出,深受观众及大学高校师生好评。2012年,洪音执棒了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长笛比赛”全部比赛音乐会及颁奖音乐会,获得了评委和参赛选手的高度赞扬。2012年及2013年,洪音与来自美国的默剧大师丹·卡明连续合作两年,在杭州大剧院为小朋友们献上了《音乐会的小丑》及《丢失的大象》两场精彩的六一儿童音乐会,完美的展现了舞台表演和乐队指挥的结合。2013-2014年,洪音在由国家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式工作中,担任音乐总监。2014年7月,洪音在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九届音乐舞蹈节比赛”中担任西洋乐组别评委。2015年,洪音还受广州交响乐团之邀,执棒了2015年广交情人节专场音乐会,深受乐团及观众好评。同年,由上海音乐学院与杭州爱乐乐团合作开办的“作曲系新作品试听-杭州爱乐乐团实践基地”项目正式开启,洪音担任项目负责人及首演指挥。2015年,由杭州市文广集团“FM89杭州之声”广播电台与“杭州爱乐乐团”合作开办的《89听爱乐》专业古典音乐欣赏频道,正式向洪音颁发聘书,并任音乐总监,开播至今受到听众及专业人士的一致赞扬。

    作为一名青年指挥,洪音不仅在交响乐作品量方面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而且还在指挥风格及音乐处理上,代表了现代年轻人对于音乐的独到见解。



演奏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180409223338.jpg

韩熙载夜宴图清吹组合


964年,中国南唐皇帝李煜,不满手下官员韩熙载纵情于夜生活,派画家潜入其住所了解情况,并画出所见所闻。皇帝李煜将这幅名为《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送给韩熙载,韩熙载见画后十分惭愧。(详见北宋陶岳成书于1012年的《五代史补》)。该图的场景之一“清吹”有五位女性在演奏,三人演奏筚篥,两人演奏龙笛。

2013年,作曲家叶国辉按“清吹”五人组合的演奏方式,尝试研究唐朝乐曲《酒胡子》,该组合同年参与了《唐朝传来的音乐》的世界首演。该组合出访过美国、法国等地,并先后与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法国尼斯交响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奏《唐朝传来的音乐》。

自2013年成立以来,该组合的成员先后有张倩渊、陈偌、刘雯雯、范临风、舒士纹等。

参与今晚演出的是张菡、沈一容、何满、徐靖婷、王煁湡。



0402_4.jpg

黎雨荷


旅欧青年小提琴家黎雨荷出生于音乐世家,是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和室内乐教师,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的最高级别小提琴演奏家博士,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的小提琴硕士演奏家。她被《欧洲时报》称赞为“拥有精湛的技术与完美的乐感,杰出的青年小提琴家”。 《环球时报》称赞她为"不可多得的,充满潜力的青年小提琴家"。

黎雨荷四岁半起随父亲黎石学习小提琴,五岁起随祖父—中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学习钢琴,中学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随从著名小提琴家方元教师。9岁时已经是全北京市小提琴比赛的冠军并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独奏会,17岁以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师从欧洲古典音乐界泰斗级大师Devy Erlih,并连续多年获得日本富士集团最高奖学金,在法留学期间,连续三年以第一名和全体评委一致通过的优异成绩获得高级演奏家文凭和高级室内乐演奏家文凭,即为硕士文凭,并获得最高荣誉奖,2014年入柏林艺术大学研究生独奏家级别,师从德国小提琴大师、德意志交响乐团首席、柏林爱乐客座首席Bernhard Hartog,同年再次以评委会全体一致通过的杰出成绩获得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的最高级独奏家博士文凭。2016年以最高分获得柏林艺术大学的小提琴硕士演奏家文凭。

此外黎雨荷更是履获多个国际大赛奖项,在2015年的Léopold Bellan法国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获得最高荣誉奖和第一名,英国伦敦Virtuoso国际小提琴比赛荣获第二名,2012年的日本大阪国际小提琴大赛荣获第三名,奥地利国际青年音乐大赛弦乐第一名,全法Rampal Vatlot小提琴比赛第一荣誉奖等。

黎雨荷有着丰富的演出经验,演奏足迹覆盖了全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印尼,日本等,并在众多世界知名的音乐厅举办独奏会和演出,如维也纳金色大厅、巴黎科尔托音乐厅、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巴黎皮尔卡丹剧院、多伦多艺术中心,日本高槻现代音乐厅、匈牙利卡尔弗莱什音乐厅、北京保利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天津大剧院、北京国图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她作为独奏家与多伦多节日交响乐团,德国汉堡新爱乐交响乐团、印尼雅加达国家交响乐团,巴黎室内乐乐团等都有过非常成功的合作。并且多次在世界知名的大教堂举办独奏会,如巴黎圣十字大教堂,巴黎圣梅里大教堂等。近年来多次被邀请在欧洲各大音乐节上开独奏音乐会,如法国沙昂音乐节,里尔国际钢琴音乐节,德国艾森巴赫音乐节等。2014年受中国驻法大使馆邀请在中法建交50周年音乐会上作为唯一的小提琴独奏参加演出,被媒体称赞为年轻有为的小提琴家。同年由音乐产业巨擎Fnac集团发行的演出实况CD获得一致好评。2015年由达人艺典发行的专辑《泛音·大提琴》中作为特邀演奏家录制CD,受到一致好评。2016年6月作为杰出青年艺术家受到中国前副总理刘延东和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的接见。2016年起在国家大剧院、北京国图音乐厅、北京音乐厅、天津大剧院、哈尔滨大剧院、中山文化艺术中心等中国各大著名音乐厅举办独奏会巡演,深受好评。作为独奏家,她不仅在世界各地举行演出,也致力于举办公开课和讲学等交流活动,于2017年起举办“古典音乐进高校”系列音乐会和讲学,已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成功举办。2018年深圳新年音乐会作为独奏家与德国汉堡新爱乐成功合作了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深受好评。201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个人专辑《中国百年经典小提琴曲》。于2017年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师。黎雨荷现在使用的名琴是由名琴收藏家庄岩先生提供的意大利古琴Gennaro Gagliano 1760。



0407_1.jpg

唐俊乔


当代中国民乐领军人物、最杰出的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政协委员;上音高研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上海音协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阅专家。

她曾为三十多位国家元首演奏传统笛曲,亦是唯一一位带着多部中国竹笛协奏曲与纽约爱乐、英国BBC、德国班贝格等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常年合作的民乐独奏家,演奏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曾受邀录制李安导演、谭盾作曲的影片《卧虎藏龙》笛子、巴乌的独奏,并与谭盾、大提琴家马友友合作于世界各地巡演该作品。她是当代诸多作曲家的首选合作者,首演了郭文景、朱世瑞、杨青、唐建平、王建民等著名作曲家为竹笛而作的协奏曲,并带着这些作品与纽约爱乐、英国BBC交响乐团、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长期合作。同时她的教学成就卓越,迄今为止她已培养出上海音乐学院17名竹笛学生先后获得全国权威民族器乐专业比赛的29次金奖和第一名,在业界获得“中国竹笛梦之队”的美誉。她出版了数十部教材及专辑,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多篇中国竹笛现代作品发展及展望的论文。而由荷兰唱片公司推出的《中国魔笛 ─ 唐俊乔》,在48个国家同步发行,这也是全球第一张SACD笛子演奏专辑。她的成就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民族音乐家名典》及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著的《世界名人录》。



曲目简介:


叶国辉   《唐朝传来的音乐》为3支筚篥、2支竹笛与交响乐队而作(2013) 


叶国辉的《唐朝传来的音乐》是2013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组委会的委约而创作,同年在上海首演。乐曲使用的素材,源于自唐朝(618—907)以来一直流传至今的曲目《酒胡子》,这个历经作曲家多年考证的,唐朝音乐没有失传的例证,在乐曲中以各种形态呈现。自首演以来,这部作品的不同版本在国内外多次公演。



韩舒俊 (韩国)   《扩展》为交响乐队而作 (2011/2013)


几年前,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太空中一个奇怪的声波。他将声波转换以便人们能够听到,从1亿年之前到4000万年宇宙大爆炸以后,声波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大三度变成小三度。我的很多创作灵感正是源于这个研究。在这部作品中,声音运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周期声波和非周期声波的扩展,二是由声波的发展而出现的声音。Vistara是一个梵语词,意为扩展。



阿佳塔·祖贝儿(波兰)   《小提琴协奏曲》为小提琴与室内乐团而作(2014) 


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独奏者在角色的赋予下在斑斓的万花筒中熠熠生辉。独奏者并不是独占听众的注意力,而其他演奏者的角色也非根据伴奏原则作为独奏者的衬托。独奏者并非与其他乐器演奏相对立,而是以主角形象被烘托出来。他(她)并不会因为舞台上所处的特殊位置而凌驾于他人之上,也不会和其他演奏人员呈相抵之势。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独奏者是一位个性鲜明的艺术大师,在和乐队相得益彰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萨德·哈达德(美国)   《合奏》为交响乐队而作(2016)


这部作品的标题Takht(阿拉伯语意为“合奏”)描述了典型的中东音乐组,包括阿拉伯音乐中使用的大多数传统乐器,如厄乌德琴、卡农、卡门琴、纳伊、铃鼓和达尔巴斯基。这部作品原本是为15位演奏家而作的室内管弦乐(每人一个部分),反映了该合奏中西方交响乐的扩张。某些乐器甚至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纳伊类似于长笛,而卡门琴听起来非常像小提琴。迄今为止,我的作品中持续不断的灵感来源于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埃及歌手-“东方之星”乌姆·库尔姆(Umm Kulthum,1898-1975)。在这个特别的作品中,随着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竖琴乐器演奏家们奏出乐音,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声音获得重生。数百万人追随库尔姆至今,她穿透性的存在感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无处不在,音乐厅俨然成了这种影响力的抽象载体。



郭文景     第二竹笛协奏曲《野火》Op.51

 

——为竹笛与管弦乐队而作 ( 2010. 8 )

 

1)激烈的快板

2)慢板-中板-慢板

3)急板

 

在这部作品中,我仍在继续努力扩展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性格,努力使其脱离乡间民俗的形象。在写作这首协奏曲时,我回避竹笛通常的悠扬和清朗,力图让中国竹笛表达出愤懑、战栗、燃烧的情绪,使之具有现代性。

 

       野火在黑暗中照亮天空,我视它为真理的象征;它是荡涤污浊、驱逐邪恶的力量。

 




票务电话:010-66425899  徐老师          66425727  刘老师